水质检测电导率的核心原因在于其能快速反映水中离子污染程度,是评估水质纯净度的关键指标。电导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:
污染监测
电导率升高通常提示水中无机盐(如钠、氯、钙离子)或重金属浓度增加,可能源于工业废水、农业化肥或盐碱化污染。
水质分级
饮用水:我国标准要求电导率≤10 μS/cm
工业用水:电子级纯水需低至0.056 μS/cm
自然水体:清洁河水为100-300 μS/cm,矿化水可超1000 μS/cm
工艺控制
污水处理中,电导率实时反映处理效果(如反渗透后应显著下降),且超过4 mS/cm会抑制微生物活性。
数据换算
通过电导率可估算溶解性总固体(TDS),经验公式为:TDS≈电导率×0.55-0.9(系数取决于离子种类)。
需注意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,需校准至25℃等标准温度。典型测量工具包括电导率仪或TDS笔,需定期校准。